宁夏科协启动“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服务专项”
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,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,自治区科协近期启动实施“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服务专项”,重点聚焦红寺堡区、同心县、原州区、西吉县、海原县五个重点帮扶县(区),推动农业科技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,助力产业升级与人才振兴。
“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服务专项”是中国科协农技中心2025年的重点工作之一,旨在聚焦乡村振兴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,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,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,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。
精准调研,科学谋划
6月21日至24日,宁夏科协党组成员、副主席陈宏灏带队深入红寺堡等五县(区)开展专题调研,实地走访科技小院、农技协、产业基地等,与当地科协、企业、科技小院师生深入交流,详细了解主导产业发展、基层农技协建设等情况。调研组围绕科技助力农业提质增效、乡土人才培养、基层组织建设、科技小院效能提升等关键问题,与各县(区)共同探讨实施方案,明确工作重点。
多措并举,科技赋能
目前,宁夏科协已制定专项实施方案,重点围绕五县(区)特色产业,推出七大产业发展计划,助力滩羊、枸杞、马铃薯、肉牛、冷凉蔬菜等产业提质增效。具体举措:成立5个专家服务团,开展农业技术培训120场次以上,覆盖农民、产业工人超1万人次,培育500余名“新农人”;新建企业科协2个、博士创新站3个、科技小院4家,推动科技资源下沉基层;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实施“石榴籽”科普行动,惠及群众5000余人,提升农民科学素质。
下一步,自治区科协将充分发挥组织与智力优势,整合高校、科研院所及基层农技协资源,加速农业新技术、新品种推广,强化乡土人才培养,通过科技赋能,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,助力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。
(宁夏科普工作队 供稿)